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25小说网 www.255txt.net,最快更新七零年代淘金记最新章节!

    手机阅读更精彩,手机直接访问 M.bqg8.cc

    此为防盗章, 购买比例达到百分之五十可正常阅读, 请支持正版!

    “还有那一年……”王桂花随口数了几桩事, 又问她, “这一回, 你婆婆要把二妞弄到罗家去换钱, 你就没看出点什么来?”

    一个小丫头,能从老太太手里逃脱,还能把老太太算计进去挨一顿揍又赔钱,罗家算计进去儿子判刑自己成了坏份子,最后还能神不知鬼不觉得了粮食和钱。

    在外人眼里, 老太太落了个没脸, 二妞却成了被同情的小可怜。柳满红跟婆婆斗了这么些年,也没赢过这么大的彩头。

    柳满红迟疑了,这还真像是弟弟的手段, “要不怎么说外甥像舅,幸好这个丫头像了她舅。”

    王桂花也很满意,“往后, 凡事多跟闺女商量着办。”

    带着对新生活的憧憬, 柳满红点了头。

    一连几天,叶家都没动静, 柳满红坐不住了, 王桂花却半点不急, “给我把眼睛收回来, 看什么看, 稳稳当当坐着。急着回去替他们家扛活呢,还是急着回去吃窝窝头喝野菜糊糊。”

    “妈妈,咱们帮姥姥干活好不好,隔壁花妮的爹就总去花妮的姥爷家,去给她姥爷干活。”

    “二妞乖,你不用替姥姥干活,有你妈呢。至于你爹,他是叶家的老黄牛,我哪儿指使的动。”王桂花被外孙女这一提醒,一拍柳满红的背,“既然坐不住,就下地干活去,在哪儿干不是干。”

    农村的活计多着呢,想干活,从睁眼到闭眼都不用闲的。柳满红有了活干,心里反倒踏实了,乖乖跟着王桂花出去。

    叶悠悠不愿一个人在姥姥家呆着,也跑了出来。小湾村人少,但紧挨着有一大片淤泥地,所以来了不少知青,说是要帮着开荒,清淤造田。

    有的知青散住在村民家里,大多数就聚集在村尾,由一所废弃的小学改造而成的临时住所内。

    溜溜达达的叶悠悠闲逛到这里,就看到一个穿着白的确良衬衫的年轻人走过来跟她打招呼,“你是谁家的,怎么之前没见过你?”

    叶悠悠抬头,就见着说话的人冲她笑,就象油到发腻的油嘎啦,一股让人透不过气的闷味。

    但笑的满脸桃花的人,一点也不知道在小姑娘心里,已经将他划在骗子那一栏,很是自信的冲她道:“你们家养了只鸡没有,我给你变个戏法,拿一只鸡我给你变成两只。”

    “我说油青子,你干嘛呢,又不上工,在这儿骗小姑娘啊。”有人从他们身边走过去,猛一拍油青子。

    油青子将他一推,“去去去。”咬牙切齿压低了声音,“有本事你一会儿别沾光。”

    将人赶走,油青子又开始忽悠,叶悠悠忽然伸出手,“那你得押点什么在我这儿,我才信你。”

    “嘿,我一个读书人,我能骗你一个农村小姑娘吗?”油青子腆着脸自吹,“我这个戏法一天只能变一次,你运气好赶上了,不行我可找别人了。”

    叶悠悠点头,“那你找别人吧,我姥姥说了,我家的鸡是要送到供销社换钱,到时候给我买糖吃的。”

    “看看这是什么?”油青子从裤子里摸出一块硬糖,塞到叶悠悠手里,“跟你换。”

    叶悠悠嫌弃的看了一眼没有包装纸的硬糖,摆摆手,“我要带花皮纸的奶糖,整整一包。”

    还特意用手比划了一下,表示要那么多。

    “你这小丫头,事还挺多。”可是油青子嘴馋了,想到肥美的烤鸡,就止不住的流口水,让叶悠悠等在这儿,跑回去找几个条件不错的知青,七七八八凑齐了一把奶糖。

    “这下可以了吧,赶紧去把你家的鸡抱来。”油青子一股恼把糖塞到她的手里。

    叶悠悠笑眯了眼,“你等着。”

    呵呵,您老慢慢等哈。

    得了信的辛墨浓匆匆赶回王奶奶家,就看到小姑娘坐在小院的高凳上,翘着两条腿,叠在一块晃晃悠悠的荡着。小圆桌上整整齐齐摆了十几颗糖,正慢条斯理剥开一颗,往嘴里送。

    再看一眼王奶奶家的鸡圈,三只鸡一只也不少,窝在鸡窝里打盹。

    “叔叔,吃糖。”小姑娘倒是一点也不小气,疑惑的看了他一眼,然后递上一颗糖。

    辛墨浓脸色一僵,摆手道:“我不吃,你留着慢慢吃吧。”

    小姑娘似乎有点害怕,怯生生的把糖塞到他手里,“哥哥,吃糖。”

    辛墨浓知道自己脸色重,赶紧松了松眉头,这么点功夫一颗糖已经卧到自己掌心。

    然后就见小姑娘眨着圆溜溜的大眼睛对他说:“吃吧,是位很好心的知青哥哥送的,我今天遇到大好人了。”

    说话的时候,嘴里一股奶香味飘出来,喷到辛墨浓的脸上,有点痒痒的,又有点甜甜的。

    “对,是遇到大好人了。”辛墨浓收拢指尖,将糖收下,紧绷着肩膀走了出去。

    叶悠悠等辛墨浓一走,从凳子上跳下来关好院门。

    她又不是真正的小姑娘,当然看的出来,辛墨浓怕她上当受骗,是特意赶过来阻止她的。就是不知道,她相信自己没有。

    可她就是个农村小土妮啊,没见过世面,也听不懂知青哥哥那么复杂的话。人家请她吃糖,她就拿了,嗯,就是这么一回事。

    简简单单的,质朴的,劳动者之间的友谊。

    辛墨浓捏着糖回去,看到油青子等了半天没等到人,才发现自己上当受骗,然后又是跳脚又是诅咒模样,让他的心情非常愉悦。

    顺便当着他的面,把糖吃了,嗯,心情更加愉悦了呢。

    王桂花和柳满红一回来,就被叶悠悠一人一颗,塞了奶糖到他们嘴里。

    炫耀的问道:“好吃吧。”

    等问明白了,柳满红还有点不好意思,她真以为是人家送的呢。

    王桂花却直接乐了,“二妞做的对,对付这种人,不用客气。”

    伴着奶香味吃了饭,就听到有人敲门,一边敲还一边喊,“叶贵他媳妇在不在,你公婆亲自来请,你还不赶紧开门。”

    叶悠悠开的门,老头儿老太太加上叶家的三个儿子,全都到齐了。

    王桂花看了一眼,淡淡道:“就在院子里坐吧,满红去隔壁借几个板凳,二妞也去。”

    这年头别说板凳,就是筷子和碗每个家庭也是有数的,要办啥大事,都是互相借着使使。

    刚搬来凳子,老太太就开始捶腿,“亲家也不说给我们一口茶喝。”

    柳满红端了茶,老太太看着儿媳妇,横挑鼻子竖挑眼的不舒服,冷哼一眼,端着碗一气喝了个干净。

    “满红,爹妈为了接你回去,饭点都没赶上,家里有啥,给咱爹咱妈垫垫。”叶贵拉了一把柳满红。

    王桂花冷笑,可是看女儿祈求的眼神,还是无奈的一挥手,“去搅一碗野菜面疙瘩,别让人家说我一个老太婆失了礼数,亲家一来好几个人,都不给招待的。”

    叶家老太太才不理会这点子挤兑,还了罗家一百块钱和三十斤大米,家里极度吃紧,能省一顿是一顿。

    “吃了饭,叫你闺女收拾收拾回去,咱们也就不计较了。”老太太厌恶的看了一眼叶悠悠,眼神冰冷的象一条毒蛇。

    “你们不计较,这话可真有意思,啥叫你们不计较。敢情卖了我外孙女当童养媳的,是我闺女啊。”

    王桂花肝火腾的一下子升了起来,见过不要脸的,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。

    “呵,看亲家这话说的,你闺女到咱们家多少年了,就生了一个赔钱货。害我家贵子没儿子养老送终,成了绝户头,还有脸回娘家闹腾。这要是搁别人家,日子早就过不下去了。也就咱家贵子脾气好,纵得她不知天高地厚,真把自己当块宝了。”

    老太太特意拖了几天,家里少两个人,正好省粮食。可这两个人一惯是家里吃的最少的,干的最多的。

    粮食没节省多少,家里的活计却没人干了。

    养猪喂鸡下地挣工分,挑水做饭洗衣裳,要不是大儿媳妇和小儿媳妇叫苦连天,她且还要再拖几天呢。

    “我闺女又不是不能生,生得出女儿就生得出儿子,这些年怀都没怀上,没有种子怎么发芽,都是老娘们,说的好像谁不懂是咋的?你们要是这个态度,就赶紧回去,也不用再来了。”

    说完嘲讽的一笑,“我忘了,你们家还有个大妞呢,咱们生产大队有好几个大傻子,亲家母怕是要赶着时间相看吧,咱们就不多留了。”

    “这丫头,净是怪词。”王桂花收拾收拾,带着叶悠悠去了清水镇。

    小湾村离清水镇不远,但走路也要近一个小时,王桂花熟练的去了村口,搭了村子里出去办事的牛车。到了地方,摸出一个水煮鸡蛋偷偷塞到赶车大叔的口袋里,“他叔啥时候回村。”

    “下午三点,你们早点去镇尾那颗爷爷树下头等,我再把你们捎回去。”大叔摸着口袋里的鸡蛋,呵呵笑着。

    “好勒。”叶悠悠响亮的应了一声,和大叔挥手再见。

    王桂花牵着外孙女的手,见她并不象一般的农村小娃,到镇上看到什么都一惊一乍的叫唤,心里越发可惜,之前对外孙女实在关注的太少了。

    “这个是你大伯上班的砖瓦厂,看到里头的三层小楼没有,是清水镇的独一份。”王桂花很熟练的告诉她,什么地方是干什么的,最后拉着她到了镇上的供销社。

    在这个特定的年代,所有的物资都由国营的供销社提供,一进去就是一组玻璃大柜台,气派又敞亮,里头待出售的货品排列的整整齐齐。

    搁在一九七二年,这样的景象是极有视觉冲击力的。

    许多人第一回见的时候,会情不自禁的发出“啊”的一声,先后退几步,再赶紧凑到玻璃柜台上,仔细看里头摆了些啥。

    叶悠悠出生在一个超市随便逛的时代,当然不会被一个小小的供销社吓到。

    没看玻璃柜台,反而抬头去看正中墙上悬挂着的主席相框,相框背后是一整张巨大的彩色洋画,上头印着暖水瓶,搪瓷盆和各种生活用具。

    看在叶悠悠的眼里,具有一种魔幻的年代感。让她再一次真实的感受到,自己来到了一九七二年的中国。

    王桂花笔直走到柜台前,“同志,把那匹蓝色的布料给我看看。”

    她要给外孙女做一身衣裳,现在是夏天,蓝色的裤子,白色的短袖,再给做双黑色的布鞋,别说在农村,就是去市里,也不土气。

    “你有布票吗?”售货员斜睇着眼睛看他们,这一老一小一看就是农村人,这些老农民每回到镇子上,就得来供销社从头看到尾。

    看什么都稀罕,就是不买,偶尔也有想买的,可又掏不出布票工业票,最后还是只能挂眼科。所以售货员一听王桂花要看布,第一时间就问她有没有布票,不然白看一场,要是再把布给弄脏了,她找谁喊冤去。

    叶悠悠蹙了蹙眉头,对于售货员的鼻孔朝天,她很是不习惯。但王桂花却是极习惯的,拿出手帕包着的布票和钱,“不光蓝的,还有那匹白色的衬衣料子,也给我看看。”

    售货员看到布票,这才和缓了脸色,把布料递出来给她摸摸看。

    扯好布料又给叶悠悠买了铅笔和练字本,叶悠悠心中一动,“姥姥,我能买一套课本回家吗?不管开不开识字班,我都想念书。”

    “没人教你咋念。”王桂花忍不住的笑,在她听来,这纯粹就是孩子话。

    “我让小辛哥哥教我呀,还可以请别的知青哥哥姐姐教我,他们那么好。”她还白得了人家一把糖呢,当然好。

    王桂花也想到了糖的事,不由“扑哧”一笑,摸摸她的头,“小机灵鬼。”

    供销社没有课本卖,但是刚才卖布给他们的售货员,倒是给他们提供了一个线索,“课本啊,去废品收购站看看,他们那儿书多。”

    “谢谢姐姐。”叶悠悠看在她给自己指出了一条明路的份上,原谅了她之前用鼻孔看人。摇着姥姥的手,“姥姥,我们去瞧一眼吧。”

    反正离回去的时候还早,王桂花带着她去了废品站。废品站也是国营的,两个戴着手套的年轻人,正在将纸质品收到一块打捆。

    “同志,我们想买一套上课用的课本,生产大队要办识字班,你们看成吗?”王桂花跟他们打着商量。

    “成,有什么不成的,不过你们得自己挑。”一个年轻人一指他们没清理出来的一堆纸质品,让他们自己去找。

    叶悠悠蹲下来翻看,只要是课本,不管是哪个年级的,都被她挑了出来。其实这里头完整的书籍很少,大多都是实在无用的废纸和一些剪废掉的报纸。

    别怀疑,整张的报纸也不会有人当废品卖掉,都是收集起来,贴墙壁贴窗户,就是自家用不上,也能给别人用。

    无数稀奇古怪的纸堆中,叶悠悠摸到一本纸页泛黄的线装书,本能的“咦”了一声,翻开看了一眼,上头竟然全是自己看不太懂的古文。她不能肯定这是不是古籍,但是买走又不知道会不会引人怀疑。

    她稍有些迟疑,回头问捆书的年轻人,“大哥,这些书你们收了之后,是干啥子用啊。”

    “送到工厂打成纸浆,还能再造成新纸。”年轻人很享受这声大哥的称呼,笑眯眯的回答了她。看到她手里的线装书,好心的提醒她,“这样的可别碰,都是四旧,是需要被消灭的旧思想。”

    “咋这神奇呢。”叶悠悠适当的表现了一下吃惊,随手就将这本疑似古籍的线装书,收到了自己的淘宝仓库里。

    就算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性,她也要将这些书保留下来。这并不是值多少钱的问题,而是文化的传承。

    叶悠悠做事很有章法,翻找的同时,还顺便将这些零碎按废品站的手法整理好。所以哪怕她呆的时间有些长,这里的人也没多问一句,他们巴不得天天都有人过来帮着干活呢。

    “都挑好了,这有多少斤?”王桂花本来是打算帮她找的,但看到外孙女手脚麻利的很,也就不插手了,反正挑错了也无所谓,都是拿来识字的,什么书不是书。

    “十二斤,您得给我一毛钱,我再搭本杂志给您。”其实就是一角钱,当地人不说角,都是说毛。

    王... 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