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25小说网 www.255txt.net,最快更新清宫梦萦最新章节!

    积蓄了一日的雨落了下来,开始是沙沙地,而后绵密亘长。京城长街一阵急遽的马蹄声踏破雨幕,马上人一身湘白缎袍,浑身上下全无饰物,只在腰间扎了条麻絰带,却带着股令人眩目的凛冽风姿,一如荒原耸立的松柏。

    疾风密雨丝丝灌入他衣襟,因惊诧,震怒,愤疑而激出的一身冷汗在夜风的放肆纠缠下,已化作彻骨冷心的寒意。

    他一夹马腹,策马冲向宁郡王府。府邸外四处悬挂着素白的幔帐于昏暗雨幕中飘扬挣扎。

    他轻调马首转向西边侧门,几个身着素白孝服的侍卫守在门前,他将马牵给侍卫,立有侍从走出“陈大人,请。”侍从向前带路,将他引进了西门偏院。

    跪在灵前的男子闻声缓缓转过头来,起了身。

    陈天候上前行礼,见敏恩麻絰,菅履,面容悲怮却仍显沉静,举手投足俱显镇定稳重,逐放下心来。

    敏恩微微颔首,随即亲自取出三柱香递了过去。

    陈天候默然施礼。

    “文卿,请节哀才是。”敏恩让人送上姜茶沙哑道:“你一路疾赶又淋了一身雨,来,先喝杯茶暖暖身子。”

    陈天候死死咬着牙,眼前纷纭闪过的尽是十四阿哥他犀利无情的目光,脱口道:“他十四阿哥分明是存心的,春日里素来是天地万物繁衍的季节,从来就没有听说过还有什么春季狩猎的道理,他说是要试试那火器的射程,可偏偏就让人失手了我看他是冲着王爷从前和太子的”

    “文卿,你这沉不住气的性子真要改了。”敏恩出声打断了他,皇上身子日渐虚弱,这个群王夺嫡的险恶时期,每一步都需慎之又慎,他早劝着阿玛该断了再扶胤礽为太子的念头,依如今局面他想东山再起只怕是难了,何苦白白得罪了八阿哥那伙人。可眼看八阿哥倒了,没想到老天成全,太平了数十年的日子居然西南又燃战火,如今朝廷上下不是明哲保身地避而远之,就是在看清了局势后,纷纷效力在了十四阿哥旗下,举荐他为领将之帅。

    “文卿你看浅了,人人都知军权非同儿戏,易放难收,如今西南远征势在必行,可朝中谁又可挂主帅之印?那日朝堂之上,阿玛糊涂,竟然说:兵者,国之大事,死生之地,存亡之道,不可不察,统将之帅,乃民之司命,国家安危之主,不可不慎,定需择一老成稳重,又熟边疆之事务者为上。我看今日之祸当为那日起,官高权重,最为上者忌。”敏恩面色凝重。

    陈天候脸色一苍,他也疑那十四阿哥如何就这般胆大,难道竟是另有授意之人?他浑身冷汗涔出,已不能再往下想。

    敏恩见他眉色知他已明了,如今阿玛一死更是使得整个宁郡王府都危如累卵,若在朝中不再找到个强而有力的靠山,只怕整个宁郡王府都很可能会化作齑粉了。

    敏恩沉声道:“文卿,你这次从川中回来,我让你探明的事可有名目了?”

    陈天候忙取出信笺递于敏恩,他疾扫一遍,面露喜色“好,这份厚礼当可做敲门砖了。”他知道那位礼贤文人,专研理学,都说是仁慈近懦的三阿哥其实早在朝廷各处都安有眼线,这位平日看似素不经心染指权势的三阿哥实属心机深沉。只可惜那十四阿哥下手太快,让他此刻捉襟见肘,急于抉择,来不及再多加思虑了,他不由攥紧了手中信笺,也许这便是天意。

    紫禁城,乾清门。

    正往回走的三阿哥远远见着对面低首疾步走来的人恰是敏恩,便上前几步,敏恩已瞧见了他,忙俯身施礼,三阿哥亲身上前扶起他道:“此次宁郡王过世,纯属意外,你也不必过于悲伤了,”他温言又低声慰道:“皇上知他是为国殉职,定不会亏待了你们宁郡王府的。”三阿哥轻拍他肩,语有所示般道。

    “是,谢王爷提点。”敏恩又欠身回礼。

    一旁的太监宫女们侧身垂首,有些吃惊这位待人一直淡然矜持的三阿哥今日怎么就忽然转了性子,待人热情了起来。

    候在殿外的内官,远远看见敏恩走来,慌不迭地迎下了白玉台阶,笑脸道:“大人您可来了,万岁爷一直在等着呐。”

    敏恩一闻此言,忙正帽敛袖提袍拾级而上,一路跟随着内官走进了乾清殿。

    敏恩候在殿外,等内官进去通传,他深知在这宫殿里,这些伺候在皇帝身边的内官,最是狐假虎威的。可刚才对着不过是已逝宁郡王之子,却官职不高的自己,怎么会如此客气献媚,难道是这乾清宫里有什么加恩的消息传出?他不由想起三阿哥才说的话,心中更有了三分底。

    “传”内官步出示意敏恩入内,敏恩赶紧垂首趋步走入,朝着那抹明黄色身影拜倒。

    “臣敏恩叩见皇上,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。”

    “你不必太拘礼了,起来吧。”

    出乎他意料,皇帝的声音极其平和恬静,但敏恩仍丝毫不敢造次,再次磕头谢恩之后,方才小心翼翼地站起,他这才看见皇帝身边的四阿哥。

    “老四啊,宁郡王之子都这般大了,朕真的是老了。”皇帝侧身与胤禛道。

    胤禛笑道:“皇上寿与天齐,如何就老了,如今西南战事还都需仰仗皇上决策于万里之外。”

    “寿与天齐?你们就哄着我吧。”皇帝指指胤禛笑了“生老病死,无人能免,纵然是朕也枉然啊,敏恩,你也需节哀啊。”

    “是。”敏恩赶紧应到,声音里刻意露出些紧张怯懦。

    见着敏恩的紧张,皇帝极温和地笑了笑。“你不用害怕,你阿玛宁郡王的爵位自圣祖时便是世袭罔替的,袭爵的旨意早以拟好,代殡礼之后便会明发。”

    敏恩久悬的心这才放下,忙跪下谢恩,皇帝亲上前扶起了他又道:“这次西南战事只怕会延绵难断,朕欲让你们年轻人都去西南历练历练,心里可不许觉得苦。”

    敏恩惶恐跪下“臣自当鞠躬尽瘁,不敢稍有懈怠。”

    “好了,你去吧。”

    敏恩起身告退,才出偏殿,便见着御史讷尔齐正奉旨而入,心疑莫非讷尔齐这老家伙又要重提复立太子之事?那他真是枉读了圣贤书,却不懂识时务者为俊杰啊。

    敏恩略一凝思又有些疑惑,皇帝紧在其后召见讷尔齐,莫非是刻意让他瞧见?这却又是为何?这位皇帝的心思还真是难以揣摩啊。

    那日三阿哥阅完他呈递的信笺,并未说什么,照旧与他闲聊些无关痛痒之事,待到他临走时,三阿哥起身相送,忽就折断了盆景上的横枝,笑言道:“这根岔枝既然碍人眼了,剪去便是,还好修剪树木并不需要询问树的意见,不然那样也太麻烦了。”哼,那孟光祖多年为三阿哥在外奔波谋命,他却不加思索舍卒保帅,毫无犹虑,全无半分传闻中三阿哥仁慈近懦之感,果然是虎父无犬子,没一个好惹的,敏恩不由露出丝苦笑,即警觉环视四周,见无人察,逐匆匆离去。

    西暖阁内鎏金炉中素香弥荡萦纡。

    皇帝猛地将奏折掷于讷尔齐脚旁,冷冷道:“朕已诏曰天下,立储之事容后再从长计议,你如何就敢明知而执意违旨上奏?”

    讷尔齐应声跪下“臣一日不敢有违圣意,但臣亦一刻不敢忘先皇祖训,立储乃国之大事,事关国本,存乎千秋万代江山社稷之安危,并非图谋臣个人私利,怎能不辩个明白?为人臣人子者,人人当以谏之,臣只恐日后生灵涂炭,皆由嗣位引起。”

    皇帝一声冷笑“好你个事关千秋万代江山社稷,并非图谋个人私利。既是国家大事,匹夫岂能多言?你胆敢屡违圣意,真是大逆不道。”

    讷尔齐原为固扭之人,顿时双目暴睁,几欲夺眶而出,怒发冲冠道:“如今臣忤逆圣意,是为不忠;有负先祖之托,是为不孝;臣既已不忠不孝,枉为人子人臣,尚有何颜面立存于天地之间?人不免一死,何足为惧?臣罪当一死,只恳请皇上能听臣一言,莫再误社稷于当前,愧先皇于地下,臣虽死无撼。”

    一闻此言,皇帝赧然变色,负手疾步,停至讷尔齐跟前,痉挛道:“讷尔齐,你个不忠不孝之人,你休要用死来威胁朕”

    一旁胤禛见皇帝如此震怒之下,仍话留一半,灵光一闪,已明圣意,讷尔齐为宗室子弟,三代袭爵,功高劳苦,况这讷尔齐向已忠心闻名皇室,如今真血溅殿堂,必寒人心,他实非那朱天保等人可比。

    讷尔齐眼见皇帝震怒,已心如死灰,历声道:“臣愿一死,以明志节!”他略一打量,择明方向,便一头欲撞宫柱。

    胤禛心下既明,早做防范,上前死命地拽住讷尔齐身子,疾声道:“讷尔齐你糊涂!你不忠不孝也罢了,如何竟敢陷皇上于不仁?你万死都不足以谢罪。”

    讷尔齐身子一抖,停住挣扎,颤声道:“你,你休要胡言,臣万死不敢陷皇上于不仁。”

    “是吗?”胤禛面如寒霜道:“胤禛不才仍听闻,世间为人子者,小杖则受,大杖则逃,不至陷父于不义也。而为人臣者,有事则谏,谏而不听则默,存身惜命,不至陷君于不仁。君赐臣死,臣不敢不死,君未赐臣死,臣不敢不活。今你讷尔齐以头撞柱,弃世轻死,是为舍大义而就小节,奋一己之痛快,而陷皇上于不仁不慈,此难道是为人臣之道?胤禛虽愚,窃为你不齿。

    讷尔齐一身冷汗,紧绷的身子渐渐软了下来。胤禛见他神情已恢平静,知其死心已去,便松开了手,冷静道:“天下事有轻急缓重之分,立储一事事关社稷当可为重,然如今迫在眉睫,更有重中之重。今日国事,边防未靖,更以西南最为可忧,策旺阿拉布坦为人剽悍凶猛,素喜好征伐,且屡战屡胜,长久姑息,以后必为我西域大患,现西藏已失守,与其毗邻的青海、四川、云南必将遭严重威胁,而且准部汗一旦掌握了黃教,就更可借此破坏皇上多年苦心维持的满蒙联盟,到那时天下事将大坏而不可收拾,那还何来千秋万代,你到底想过没有?”

    胤禛见皇帝与讷尔齐皆不语,只得继续道:“江山社稷,愚民可不思,而吾皇却不可不思。树欲静而风不止,皇上圣明,知策旺阿拉布坦一日不除,便天下一日不宁。你我为人子人臣者,惟当以忠诚为本,上下齐心,事国忠君,全力驱敌。讷尔齐你三代皆为朝中重臣,从来忠心不二,功在社稷,为何如今值此国难外患之时,却不能体皇上之心为心,虑皇上之忧为忧?”

    “讷尔齐,你白长了这些岁数啊。历代先君,耽思竭虑,开疆辟土,其间血泪艰辛,朕每追思之,涕泗长流,不能安枕。朕不才,受国于先王,自知无能,心常惶惶。祖宗基业,得来匪易,倘废于朕之手,百年之后,有何颜面见先皇于地下。朕只望在有生之年,天下苍生可老有所终,壮有所用,幼有所长,矜寡孤独废疾者,皆有所养。”皇帝终一声长叹。

    讷尔齐早已跪地痛悔“皇上,臣愚昧僭越,今日所言皆非人臣所当语”随即叩头涕哭不止。

    皇帝面有倦意,胤禛忙上前,小心搀扶皇帝至榻边安坐。皇帝沉默片刻终出言挥退讷尔齐,示意胤禛近前而坐。

    “老四,朝中有大臣云你十四弟虽少学兵法,然未曾亲历战场行军作战,言其空谈兵事,也许尚可,但若授以三军,恐不堪重负,不如此次随军前往,多经历练,再授以三军未迟,你意下呢?”皇帝瞅望住胤禛,沉吟片刻,开门见山地问道。

    胤禛方才见皇上仰敏恩,贬讷尔齐,再思其往日流露言语,心已揣明皇上之意,恐十四阿哥此次统领三军是势在必行了。“皇上,如只需打败策旺阿拉布坦其实很容易,可要彻底决其野心才难。自古作战除兵强马壮,师出有名之外,人心凝聚,当为一等重要。三军前,帝亲征,可抵千军万马,从前皇上‘一人临塞北,万里息边烽。’今皇阿玛年事已高,自该由儿臣等效力于军前。况军权乃国之利器,自当由我爱新觉罗之子弟掌控,此乃天经地义,十四弟虽未曾经战,却有大志,君子用人如器,各取所长,臣众兄弟之中,惟十四弟有将才,况有皇上决策于万里之外,万无不妥之理。”

    “可老四,人皆有欲,焉能不争?”皇帝语出犀利,双眸紧盯视住他不放,似要看穿他心般。

    胤禛迎住他目光,不躲闪,心下安定,皇上今能明问出来便有可辩之机,逐沉稳道:“皇上深明人心,但儿臣亦知争则乱,乱则弱,弱则亡之理。从前皇上教诲儿臣,君子不怕人看轻,不怕人见疑,亦无需忧君王不用,只怕诱于名利,不能端然正已,儿臣一刻不敢松懈,为人行事当以择正道而行,绝不汲营于私利以害大义,不然儿臣身败名裂为轻,引得国危家殆是重。俗说:兵马未动,粮秣先行,打仗打的便是后备。真有心为国为君分忧,身在后方亦有诸多事可为。自皇上点醒儿臣需戒急戒燥后,... 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